回望過去的 Russell Westbrook

 大學時期的Russell Westbrook就讀UCLA,由第一年擔任Darren Collison的替補,到第二年因Darren Collison 受傷而擔任先發位置,亦造就Westbrook大展拳腳的好時機。 雖然最終在NCAA 錦標賽中四強止步,但憑著驚人的爆發力,同年當選為All-Pac-10 年度最佳陣容3隊,及 Pac-10年度防守球員。以下就讓我們窺探一下Westbrook的那些年吧!   當年就讀UCLA,Russell Westbrook 初時只是一位後備球員,為Darren Collison 的替補,但今時今日的Westbrook 已經是NBA的全明星球員,有誰估計過嗎? 直到第二年,因Darren Collison 受傷,Westbrook 才有機會擔任先發位置,當時的隊友不乏現役NBA

Read more

Russell Westbrook – 時尚氣息

球場上的 Westbrook尤如猛獸,表現野性,並且不斷進化,總是不會讓自己停留在同一個階段上;球場下的 Westbrook 卻是時尚達人,不會停留在同一件衣服或是同一種風格上。假如有留意他每次進場館前的衣著, 又或是出席時裝活動,Westbrook 都會搶下不少鏡頭,五花八門的造型,即使受他人爭議,Westbrook 對於 “時裝” 亦有一套獨特見解。 Westbrook 穿搭日常 簡約的細節、偏向日常的休閒風格。 暖色系的穿搭,你又覺得如何呢? 與眾不同的搖滾系風格,你又能否駕馭得到呢? 球場上的猛獸;就算在球場外偶然也會表露一下”野性”的一面。 在時裝界永遠不敗的暗黑系。 Ripped、 Patch 、Stone wash、Bleach

Read more

細說 Russell Westbrook 潮、鞋

Russell Westbrook進入聯盟後,便正式成為NIKE旗下的運動員,在進入Jordan Brand這大家庭之前,究竟穿過哪些波鞋呢? 852SRT就帶大家重溫一下吧!   於2008-09開季前,專為新秀而設的夏季訓練營中,Westbrook就穿上Air Power Max,以全掌Max Air展開這個新旅程。 其後於這個賽季分別換上以Zoom Air作緩震的Nike Huarache 09 (左)、Zoom Flightclub (中)以及Zoom KD 1 (右)。  

Read more

籃球鞋類的FLYKNIT

NIKE 於2012年首度發表FLYKNIT技術, 起初推出跑鞋, 期後有訓練鞋、籃球鞋、足球鞋、高爾夫球鞋等等…… 4年間FLYKNIT技術已廣泛應用至不同運動鞋面上, 亦代表這項針織技術漸漸被運動員所認同, 而究竟FLYKNIT 是甚麼? FLYKNIT 是一種利用針織(Knit)方式, 由聚酯 (全解: 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紗線的針織技術製成, 具彈性、強度、耐磨, 為製鞋過程減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損耗, 達至 NIKE

Read more

HYPERDUNK 回顧

HYPERDUNK 系列已經推出有8年, 多年來演繹著高性能籃球鞋的鮮明角色, 每4年一次的奧運更是HYPERDUNK 改革時刻。經歷過了3次奧運, 今天讓我們回顧這8年來 HYPERDUNK 的創新進化。   ZOOM HYPERDUNK – 2008 年首度推出, 於北京奥運中演繹出全方位籃球鞋角色 – 引入嶄新的Flywire 技術 – 以

Read more

 襪筒籃球鞋 – HYPERDUNK 2016 FK

每一套Signature系列的籃球鞋款要存活下來, 不只是該系列產品需要時間的洗禮, 連帶該球員及生產商也在一同在拼搏, 才能堅持下來而不被遺忘; 至於缺乏先天優勢的非Signature系列, 就只有依靠大膽創新的設計及性能的表現來吸引觀眾。 HYPERDUNK 系列由2008年奧運首度誕生, 帶著團隊鞋的旗號, 憑鞋上的Flywire纜索、創新、高性能表現及全方位籃球鞋的鮮明角色, 訂立出一套NIKE BASKETBALL專屬的Signature籃球鞋, 四年一次的奧運亦成為HYPERDUNK變革時刻。 而到了2016年, NIKE BASKETBALL更一併推出3款 HYPERDUNK以應對奧運比賽, 當中有低筒版 HYPERDUNK 2016

Read more

KD TREY 5 IV EP 鞋評

 近年到街場, 會發現不少人喜歡穿著球員代言的二線鞋款, 最常見有KOBE VENOMENON 和 LEBRON SOLDIER 系列, 因為這類鞋根據Signature主線系列的設計來改良, 以提高耐用為重點; 而近年KD 系列亦推出 TREY 5鞋款, 為街場鞋提供多一選擇。 但這雙鞋款不單吸引了球員作街場穿著, 更吸引了不少NBA 球員穿著比賽; 今年推出至第4代的 TREY

Read more

852 X KD Exhibition Workshop

852 X KD Exhibition 活動已展開,這晚我們跟陳兆榮及其球隊BEAST一同入場參觀。 要進入會場首先到Nike+ 網址登記 (https://www.nike.com/hk/en_gb/p/activity/register),到達會場時到入口確認後戴上手帶便可以入場。 852 X KD展區分為五部分,首先有下層Kevin Durant畫展及KD1-8 代collection 展區,上層有Kevin Durant的名言、與Kevin Durant個人有關的數字組成的標記,而會場中有35雙KD9 的藝術作品,全部由本地理工大學設計學生和畢業生,與本地的sneakerhead 共同創作,參觀者同時可參與投票活動,選出最喜歡的KD9 作品。 另外一邊較大的位置則是create

Read more

專訪Kevin Durant

前言 不經不覺KD系列已經來到第9代,當中由中筒進化到高筒再演變成低筒,還有不同技術的應用,都顯得出設計師與球員之間的磨合度有增無減。9年的感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相信雙方都已經有種無形的合拍。 每一代球鞋所作的提升既是球員和球迷所期待的,同時亦是設計師最具挑戰性的一環。現正就來看看KD對自己球鞋的評價吧!   852SRT: 我們在KD 系列中看到有很多你的個人風格, 當中有沒有一些重要的時刻或者是你的喜好尚未應用在鞋子上呢? KD: 我想我們已覆蓋了一切。最重要的是包括我是怎麼成長以及我是如何融入比賽當中。   852SRT: 有沒有一款特定的配色是你投放了最多的情感? KD: 啊!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當我看到這款顏色(the Unlimited), 它讓我回憶起過往的經歷, 甚至是我曾經擁有過的鞋。還記得在KD V和KD

Read more

KD TOUR 香港站 RISE ACADEMY

昨日 7月12號, Kevin Durant 展開一連3日的香港站亞州之旅; 當日上午由廣州坐飛機到埗, 旋即到達香港灣仔修頓球場出席NIKE RISE ACADEMY, 指導一班學界球員。 同場安排了不少籃球技術訓練, 從多個不同的環節選出最優秀的球員; 而KD 亦親自教授, 以過往訪港球星中,他可算相當落力, 經常技癢,又入樽又射3分, 令全場觀眾尖叫。最後由球員魏志杰贏這次冠軍,更從Kevin Durant手上擁得一雙KD9 球鞋及特製的鞋盒作獎勵。 最後

Read more

遊走首爾

經常聽到朋友講到首爾旅行,較少見運動店舖,尤其籃球系列, 這也合理,當地人普遍喜歡足球和跑步,所以很少發現其他運動用品 ; 但他們也有籃球職業聯賽、大學比賽 , 假如他們要買用品可以到那裏 ? 剛剛過去的周未遊走了首爾, 嘗試尋找一下發售籃球用品的店舖。 首爾江南區屬於外國旅客經常到訪的地段, 因而吸引不少國際及本地品牌進駐及開立旗艦店(Flagship Store),當中由狎鷗亭至江南站範圍,都有不同旗艦店,大槪情況可參考韓國觀光公社的相關資料: 韓國旅遊 | 韓國觀光公社 而近年漸漸有運動及戶外品牌進駐, 其中 NIKE 於江南的旗艦店令人最深刻。 江南

Read more

專訪陳兆榮

陳兆榮 – 香港甲一籃球運動員, 主打後衛和控衛, 現役東方籃球隊, 亦為香港隊成員之一, 同時又是 B.E.A.S.T. 的籃球教練, 為青少年提供籃球訓練活動; 不論任何時刻, 他的生活都是圍繞著籃球運動, 對於跟他一同出生入死的鞋靴, 又有怎樣的要求? 我們852SRT 為著探討專業球員對於籃球鞋的選擇和喜好, 專誠邀請陳兆榮進行一個與籃球鞋相關的專訪。     852SRT:還記得第一次接觸籃球鞋的印象嗎?

Read more

852SRT X Sportsroad Junior

852SRT X Sportsroad Junior 我們 852SRT 團隊由2016年起, 於Sportsroad Junior 的 Junior x Showroom發佈鞋評, 各位除可參閱本網站外,亦可於Sportsroad Junior上見到我們的專業鞋評,每期還有小禮物送! 《Sportsroad Junior》—全港首本學界體育報於2016年1月4日正式創刊,每月出版的《Junior》於全港中學學界八區指定校園派發,首期印刊1萬本。每期《Junior》均由記者團走訪全港學界賽事,報導精彩體育比賽,並同時深入校園作專訪、提供健康及體育資訊。首階段已有逾130間中學加入派發網絡,目前亦增設油麻地Kubrick書店作派發據點,如欲獲取《Junior》的學校,請聯絡[email protected],加入我們的派發名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