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 ULTRA.FLY 2 – 承載著飛人的火種

直到目前為至, 大眾對JORDAN BRAND這個品牌聯系仍然以AIR JORDAN為主, 當想到它們的籃球鞋彷彿也只局限於AIR JORDAN 上 …… 自近年該品牌開展更多籃球鞋類, 讓他們於籃球鞋層面上塑造出較明確分類。例如在非簽名鞋款上有4大角色 –EXTRA.FLY、ULTRA.FLY、SUPER.FLY、RISING HIGH, 當中 EXTRA.FLY、ULTRA.FLY為飾演後衛、小前鋒、速度型球員而設, 而SUPER.FLY、RISING HIGH則為內線球員所設定,  4款當中只有 ULTRA.FLY 奠定為後衛和小前鋒鞋款, 設定最靠近 AIR JORDAN 的公式; 來到今年第二代的 ULTRA.FLY , 外型依稀看見1999年推出的 AIR JORDAN XV身影, 它這會是致敬、模仿還是抄襲?

在穿著或選購 JORDAN ULTRA.FLY 2 前, 首先有3點必須要提點各位:

  1. 鞋身下半部的包覆効果異常顯著、穿大半尺碼較好

  2. 不要被極高筒誤導

  3. 內靴相當侷促

穿上 ULTRA.FLY 2 立即會感到足踝下半部完全被包覆, 全因鞋內的隔綿相當充裕, 鞋型偏小所致; 以這次測試的配色來表達, 較容易理解; 在上圖鞋面黑色位置內層配置上隔綿, 並於後跟加上極厚的填充綿, 完完全全包覆著雙腳足踝以下的部位, 但由於後跟內的填充綿確實非常厚, 加上外層所使用熱塑物料彈性低、沒有提供調校方式, 令腳掌在鞋身內感受不到半點晃動空間。 而當經過短暫運動後, 雙腳開始自然腫脤, 便會感受極度壓迫, 直接影響雙腳表現, 因此我主張穿著 ULTRA.FLY 2 需選擇大半的尺碼, 假如雙腳偏大或扁平型,或需要考慮大半至一個尺碼。
至於鞋身的上半部, 即測試鞋款紅色位置, 內層填充物比黑色部分少, 令紅色鞋身顯得較軟, 於這類襪筒型鞋身配置是合適, 可讓腳背感到自然包覆。可留意, 鞋身設有6組仿似Flywire 的黑色索帶 (驟眼看有點似AIR JORDAN X / XI 上的索帶), 角色也是為鞋身提供穩定性, 而由於鞋身下半部能提供顯著的包覆, 整體配合令 ULTRA.FLY 提供出色的穩定及包覆能力。

在鞋跟內會發現隔綿相當厚, 可有効填補阿基里斯腱的空隙, 對於足踝需求較大的球員,  ULTRA.FLY 2 有這項配置幫助很大, 但首要選對合適的尺碼。必須一提, 鞋身完全密封, 透氣能力極差, 如介意密不透風的設計, 那真的可以放棄選擇 ULTRA.FLY 2。

ULTRA.FLY 2 的向前鞋舌、襪套和鞋領無疑跟AIR JORDAN XV 十分相似, 對於穿著襪筒型鞋款過程變得較容易, 後跟同樣有一個繩圈方便穿著。 必須注意, 它們同樣有高筒的外貌, 但包覆只是中低筒効果, 最後一組鞋帶總是不能完全緊貼雙腳。
這設計無礙 ULTRA.FLY 2 的足踝保護, 主因靴內有極厚的隔綿作出填補, 為鞋筒提供適當的包覆, 靈活度也如中低筒一樣相當高, 彌補了奇怪鞋舌的包覆問題, 除了向前伸延的鞋舌學習了AIR JORDAN XV, 連同鞋帶中間的索帶也模妨了AIR JORDAN XV, 設計有効穩定著鞋帶的移動。

 

鞋身雖然完全覆蓋足踝, 但並非完全緊貼著雙腳。

由於鞋舌較特別, 綁結也需要使用非一般的處理方法, 因此小編有一個小建議; 於最後一組索帶扣把鞋帶從上以下穿過, 綁結後自然能收妥於鞋領下, 亦不影響活動能力。

整雙 ULTRA.FLY 2 鞋筒比較另類, 外型貌似AIR JORDAN XV, 尺碼還需謹慎選擇的中價鞋款, 對於中底表現我確實沒有任何期望, 但總是這類鞋款才帶給人驚喜。 在測試這雙鞋前, 我從沒有嘗試求證它的中底配置, 既不是主力鞋款要找官方以外的資訊, 必定花很多時間, 倒不如直接實戰測試吧!
在設計上, 中底的內側至後跟也是向上伸延, 目的明顯為提高穩定性, 而穿上後帶來的第一感覺是中底軟彈感啊 ?! 前掌是明顯感受到中底設置了ZOOM AIR的回彈, 但這不止是前掌, 連帶後跟也感到軟彈, 相信只有設置緩震膠或氣墊在內才會有此感受。
近年除了 AIR JORDAN XXXI 使用全掌 ZOOM AIR 令鞋底有軟彈感外, 妨似沒有其他 JORDAN BRAND 鞋款有這種明顯的全掌軟彈感受了 ( 或許最接近有 M13, 只因前掌的 ZOOM AIR 體積較大及配置於近外底); 翻查一些官方公佈, ULTRA.FLY 2 確實在前掌及後跟分別配置了ZOOM AIR, 前置一片約8mm 的 ZOOM AIR, 而鞋跟配置上一個六角型ZOOM AIR, 厚度約有10mm。

(詳細拆解圖可瀏覽快傳體育網扯: http://www.fastpass.cn/review/11475)

ULTRA.FLY 2 在中底物料的質感上, 它用上密度較低的輕質 PHYLON, 自然能提供塑膠的軟韌感, 雙腳也較容易適應; 同時, 鞋內的包覆感顯著、較少多餘空間, 更能讓雙腳緊貼中底, 因此對 ZOOM AIR 感受比較明顯, 感覺妨似回到 AIR JORDAN XIII / XVI 的年代, 配置簡單對緩震發揮應有的効果, 而中底厚度也屬適中, 為雙腳提供適當的反應表現。
對於 ULTRA.FLY 2 中底的配置確實讓我帶點驚訝, 也許是近年大多數的鞋款上, 中底也較集中運用前掌氣墊配置了, 而令人忘記前後置氣墊感受了……在緩震表現上恰到好處, 貼地感適中, 對於常以切入及急停跳投的球員相當適合, 但首要也是選對合適的尺碼。個人比較偏愛 ULTRA.FLY 2 這樣傳統而且簡單的中底配置, 或許一雙樸素扎實的表現能勝過被科技包裝著的鞋款。

在整對 ULTRA.FLY 2 的鞋底紋上, 外貌大致仿效 AIR JORDAN XX8 的弧紋狀設計, 並於前掌及後跟主要的受壓及常用急停位置加上黑色的弧狀圈, 同時黑色弧狀圈的鞋紋比較軟, 加強了抓地和急停効果, 並在中足加入穩定片, 以提升穩定性及抓地表現。

細膩的鞋紋一般能提供多方位的抓地能力, 不論在室內木板場地或室外也有相同的穩定的抓地表現, 這方面無庸置疑; 而個人最喜歡是鞋底大姆指外的弧狀紋設計, 因為對於我們這些只有 9 – 11 號的一般腳型, 很多時候以大姆指作為試探步的先發, 鞋底設有這個弧狀圈令急停腳步更穩, 不會容易釀成走步犯規這壞習慣, 而設計亦有助急停轉身、跳投的動作, 及一些稱為 Hesitation 的變奏動作, 對我來說抓地能力屬 ULTRA.FLY 2 最優秀的地方。

總 結 :

於一年前測試過第一代 ULTRA.FLY , 個人評價它屬一雙表現中性評價, 鞋身輕盈適合後衛及搖擺型的球員; 到今年的 ULTRA.FLY 2 的鞋筒比較另類, 跟上一代的風格完全不同, 亦沒有甚麼噱頭, 但它在性能上的表現相當不錯。鞋身的包覆度、鎖定功能非常高, 內靴飽滿的隔綿為足踝上提供可靠的保障, 亦不失靈活度; 外底細緻的鞋紋帶來十分穩定的抓地能力, 鞋底大姆指外的獨特弧狀紋設計, 對變奏動作幫助顯著; 扎實的中底, 加上前後置 ZOOM AIR 的配置更是讓人意外, 滿足雙腳對緩震上的需求和反應。可惜, 它最大的缺點是鞋身完全缺乏透氣, 至於選擇尺碼上也需要非常嚴謹, 想要一雙兩全其美的實戰鞋總是非常困難。
ULTRA.FLY 2 樸素扎實的表現能勝過被科技包裝著的鞋款, 個人比較偏愛這樣簡單的設定, 以後衛和小前鋒球員球風的設定, 有著 AIR JORDAN 的傳承,  確實是一對很值得信賴的 JORDAN BRAND 實戰鞋。

可按此鏈結瀏覽 NIKE.com 資訊

特 點:

–       適合後衛和搖擺型球員, 及以急停變速的球員
–       包覆能力高, 同時也為雙腳帶來壓迫, 建議考慮大半或慣常尺碼
–       足踝支援高
–       鞋底獨特設計, 提高抓地及變奏動作表現

缺 點 :

–       缺乏透氣
–       鞋內壓迫顯著、尺碼選擇嚴格
–       鞋舌設計奇特, 處理鞋帶綁結較繁複

測試資料:

鞋 款 : JORDAN ULTRA.FLY 2 X
鞋 碼 : US 9.5
重 量 : 423g / 14.8 oz (左腳)
主 要 技 術 : 襪套式鞋身、前後置Zoom Air

日期:4/29/2016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