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鞋 · 評 – adidas Pro Bounce 2018
Adidas 為今年的 NBA 球季設計新一代團隊籃球鞋系列 – Pro Bounce 2018; 從鞋名中已強調採用 Bounce 中底技術, 另為旗下球員特別訂造多款 PE色, 引來較高注目度; 推出首兩個月已一口氣發售近二十對高筒及低筒的 Pro Bounce 2018配色, 再配合中線的定價、攻勢凌厲。現時有不同崗位球員也穿著, 但我好奇究竟Pro Bounce2018屬於哪一類型?
Size Fit-楦頭偏闊
對於近期adidas籃球鞋款的尺碼讓我感到疑惑, 好像選用了幾款不同的楦型設計, 例如Harden系列上, 慣常鞋碼已經相當合適, 有些配色甚至要大半碼, 但於 D Rose 9穿著細半碼相對更合適。至於 adidas Pro Bounce 2018, 穿著細半碼相對我較合適, 它的鞋形屬寛闊類型, 所採用的 Forgefiber 鞋身亦屬偏薄類型, 感受與早前推出的D Rose 9 相當接近。
特別注意、鞋舌前半部分與鞋身相連, 如腳掌偏厚的球員容易感不適。
鞋碼選擇很多時會直接影響整體的包覆, 在團隊籃球鞋款上尤其注重, 也許這款寛闊鞋形適合更多不同球員腳形, 但必須慎重考慮; 假如於網上購買, 建議先到店舖試穿清楚。
Support 堅靭鞋面
adidas Pro Bounce 2018 鞋身採用的 Forgefiber 技術可算是整對 adidas Pro Bounce 2018的焦點, 它屬於一款混合 TPU紗線與編織技術再加入多項工藝…… 簡單形容、就如一般的 Primeknit 加上 TPU線, 可提供輕盈、堅靭、而且缺乏彈性的鞋面。
假如忘記這種讓人迷惑的鞋碼、它的包覆絕對是很出色; 鞋面堅靭、乎合Forgefiber設計定義, 任何的起動、急速轉向, 鞋面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包覆及舒適度, 但可留意它的鞋身並沒有設置任何支撐技術, 支撐功能就只有依靠鞋身的設計、Forgefiber鞋面的確不錯、但只限前掌……
鞋跟內靴配置基本的 TPU 承托, 為足踝下半部提供適當的包覆, 可惜足踝上半部偏軟, 只配備隔綿難以完全為足踝上半部提供顯著承托, 高筒感受如同低筒; 假如您想找一雙能為足踝提供轉強度的支撐, 或許 Pro Bounce 2018 並非您的首選。
Cushion 表現平均
adidas Pro Bounce 2018從鞋名上已標記著採用 Bounce 技術, 近年Bounce 中底應用於adidas籃球鞋上表現以吸震為主, 每款看似差不多, 分別就在於配搭全掌式 Bounce 中底、前後分離式中底、甚至中底厚度。adidas Pro Bounce 2018 所採用的 Bounce 屬全掌式、整體屬偏薄型, 前掌貼地感受較明顯, 對於雙腳起動反應較明顯、但對前掌的緩震表現一般; 相反後跟 Bounce 厚度合適, 為腳跟提供不錯的吸震効果, 並帶有輕微的回彈確實有少少意外, 相信吸引對後跟回彈反應需求大的球員; 整體緩震表現較似一款後衛鞋, 表現中規中距。
Switch on
adidas Pro Bounce 2018 所採用的 Bounce 屬全掌式, 中足的Bounce物料亦存在一定厚度, 好處在於加强足弓穩定性, 但相比前後分離式或會感到需花多點腳力去啟動; 值得一提Pro Bounce 2018中底所配置的TPU、體積相當大, 能為足弓提供相當充足的支撐効果, 可穩定起動切入的動作。至於前掌中底設計屬偏薄的類型, 可提供較好的球場觸覺( court feel)。
這種配搭就好像故意把一台房車換比賽用輪軚, 加強了觸感但保留結實穩定作用, 沒有任何好與壞,在於穿著者喜歡嗎? 對於前鋒、內線球員, 加強前掌反應總比遲鈍的設計好; 不過對於後衛球員, 或許要適應中足的TPU支撐設計吧!
Traction 物料取決表現
圓形為 Pro Bounce 2018主要的鞋底紋設計, 紋路多向、鞋紋刻度一般, 前掌設置4個軸心, 設計有利急停動作、例如跳停等, 整體設計能提供平穩及出色的抓地, 而個人較在意外底物料。
於室內木板場地著用, 它的吸塵能力竟比室外著用顯著, 實戰期間需要不時清潔外底保持抓地表現, 相反到室外場地, 並未出現很大問題, 它的抓地表現則比室內較好, 相信在於測試這款橡膠外底, 屬室外專用類, 耐磨高、表面粗糙, 對石地稍為有利; 選購前建議留意不同顏色的Pro Bounce 2018、外底選用不同物料。
Overall
Adidas Pro Bounce 2018 硬件設定有點似 D Rose 9, 而個人感受它就如一雙籃球版 Alphabounce, 外形設計簡潔、所採用的技術不多, 確實帶平凡, 但屬實戰能力平均的籃球鞋; 雖然說它是團隊鞋, 但鞋面前掌包覆及支撐顯著、足踝保護一般, 趨向後衛類型鞋款,唯一必須注意尺碼上的考慮, 鞋形與鞋舌前端的設計, 令人感到頗頭痛……
假如經常遊走於室內外練習或比賽, Pro Bounce 2018 還是值得考慮, 不過我較建議低筒版本的Pro Bounce 2018, 高筒的足踝設計作用不大, 整體表現大致與低筒版本的相同, 何不選一雙較平宜、配色較多的一款。
Overall Performance ★★★☆☆ – 適合球員類型: Athletic / Quickness
Size Fit ★★☆☆☆ –楦頭闊、鞋舌前半部扁平
Support ★★★☆☆ –一般的包覆、支撐 , 足踝包覆一般
Cushion ★★★☆☆ – 9成至全熟的肉眼扒
Traction ★★★☆☆ – 典型抓地性能、擅長大部室外場地
Switch on ★★★☆☆ – 一般房車式起步
CP ★★★★☆ 定價:HKD$869 / USD$110 (Laceup參考 買入價 定價7折)
測試資料:
鞋 款 : Adidas Pro Bounce 2018
鞋 碼 : US 9
重 量 : 395g / 14oz (左腳)
主 要 技術 : 全掌 Bounce、Forgefiber 鞋面
日期:6/12/2018